二战结束后,盟国并不准备永久性占领德国。当完成对德国的改造、使其不再威胁世界和平后,盟国将结束占领,重新恢复德国的主权。占领的目的在于改造德国,这一点在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上就已达成共识。为此,盟国战后对德国进行了非纳粹化(Denazification)、非军事化(Demilitarization)、非卡特尔化(Decartelization)和民主化(Democratization)的所谓“四化”改造,这四个词在英语中都以字母“D”开头,故又称“四D”计划。

战后盟国的当务之急是惩治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法西斯战犯,伸张公平和正义,使战争发起者和鼓动者受到应有的惩罚。1945—1946年的纽伦堡审判惩处了罪大恶极的纳粹头子,但这还不足以彻底洗净整个德意志民族的灵魂。缘于近代以来德国走过的特殊道路,德意志民族长期遭受军国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毒害,德国人民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崇尚权威、强调秩序、军人至上的观念。这种非理性主义观念不清除,德国就不可能回到正常的和平发展道路上来。为此,同盟国决心从政治和经济上彻底铲除滋生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土壤,重建德国的民主政治生活,在帮助德意志民族摆脱非理性思想桎梏的同时,使西占区和东占区德国人民走上民主和平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