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与经济通常是联动的。当第一次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在经济领域推进的时候,旧的德意志政治体系也正经历着剧烈变革的冲击和考验。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强大,建立在“梅特涅体系”基础上的、以普奥二元政治架构为特征的松散的德意志邦联形式不断受到挑战。经济一体化的加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和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等,都要求德意志从四分五裂的割据状态走向统一的民族国家。

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看,近代德国走向统一,主要是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8世纪下半期以来,以赫尔德尔(Johann Gottfried Herder,1744—1803)、费希特、阿恩特等为代表的思想文化界对德意志民族的认同追求为德意志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和文化基础;以关税同盟为起点、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动力的经济一体化为德意志的统一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普鲁士领导下的德意志统一运动为最终实现德国统一确立了政治原则。第二、第三种因素实际上都在普鲁士的影响和主导之下。由于这种背景,德国的统一最终走上了大普鲁士的小德意志道路,即普鲁士霸权支配下的、摒弃奥地利的德意志统一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