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与西方导入、选择、发现、创造

池田

正如顾先生所说,任何传统文化,如不发展性地、创造性地继承,反而会带来弊害,因此与其他文化或文明的交流是不可或缺的。

追求“文化多元主义”的英国思想家以赛亚·伯林这样写道:“人所追求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但人们都是充分理性和人性的,是可以互相理解、共同感受和互相学习的。”[30]我想,这句话跟顾先生所说的各种文化应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并使各自的文化更加繁荣的道理是相通的。

人一定能彼此心灵相通。“善的人性”存在于所有人的身上,并能互相起到启发作用——这就是我所坚信的东西,也是我能够超越文化与宗教上的差异而坚持在世界上对话的原因。

交流可使文化、文明获得发展。为了证明这个结论,我也想借用顾先生关于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导入、选择、发现、创造”的理论来回顾一下日本文化形成史上几个重要的时期。

2008年5月8日晚,我与来日访问的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再次相见,就青年交流和文化交流进行了交谈。那天下午胡锦涛在早稻田大学的“日中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开幕仪式上这样说道:“日本人民善于学习,善于创造,勤劳智慧,奋发向上。远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日本就先后二十多次向中国派出遣隋使、遣唐使,借鉴中国的制度、典章、律令,引入佛教、汉字、技术,结合自己的实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文化。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人民努力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逐步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现代化国家。日本人民以有限的国土资源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31]我向胡锦涛同志以友好的目光看待日本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向作为日本文化大恩人的贵国再次表达了最大的敬意。

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在古代日本,经由中国以及朝鲜半岛东渡到日本的人和日本派往中国的使节所传到日本的文物、技术和思想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其中,我特别看重日本在6世纪全面吸收佛教和儒教的史实,因为它具有文明开化的意义,正是文化的“导入”。

圣德太子制定了《十七条宪法》,作为日本国的精神支柱。[32]可以看到,其内容正是对佛教和儒教的接受(导入、选择和发现),并致力于“创造”国家的统一事业。如第一条“以和为贵,无忤为宗”就出典于《论语》第一篇的“礼之用,和为贵”;第二条“笃敬三宝,三宝者,佛、法、僧也”则是在阐明对佛教的“皈依”。

此外,虽然《三经义疏》(《胜鬘经义疏》《维摩经义疏》《法华经义疏》)是否为圣德太子所撰尚存疑问,但它对大乘佛教有深刻的理解,并涵养了日本民族的精神与伦理。此后,日本成为大乘佛教之国,通过与中国的交流,一方面逐渐接受了佛教思想,另一方面在奈良佛教、平安佛教的基础上使镰仓佛教这一日本佛教的独创性思想开花结果。其蕴含的传统一直传承到室町文化、江户文化。

在制度方面,古代中国的律令制在日本的大化改新中作为国家的统治制度而得到了移植,日本在接受过程中有非常巧妙的取舍与改变,最终建立了适合日本的制度。这里也可以看到“选择”的过程。

在平安时期,日本人将汉字改创为独自的假名文字,日语多彩的表现形式由此形成。日本民族在导入中国汉字文化的过程中,一边再发现日本自古以来的传统文化,一边在选择和导入汉字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本的国风文化。其中的一个精华,是以宫廷女性为主要写作者的世界最早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随笔杰作《枕草子》以及敕撰歌集《古今和歌集》等,以“假名”为表现形式的日式文化和文艺日渐丰富起来。在这一精神土壤里,以《法华经》为首的大乘思想也贯穿其中。

后来,从中国传来的儒教加入了日本派往中国的留学生和中国到日本的学者们带来的知识,经过很长时期以后逐渐融入日本人的生活,培育了日本民族的深层伦理。

在这一历史当中最值一书的是近世日本由中国导入的朱子学。[33]朱子学成了江户幕府的官学,被各大名家接受,并通过寺子屋普及到一般民众当中。其缘由一是当时的中国(明清之际)把朱子学尊为官学;二是朱子学认为,如果能够明明德,便可成为与尧舜一样的道德高尚的人。从朱子学被日本接受的过程也可以看到选择、发现和创造的机制。在日本,虽然“仁”等明德的方面被大家接受了,但日本却对朱子学所倡导的根本性法理缺乏关注,只学了道德规范方面的内容。17世纪日本的儒学家中江藤树晚年倾心于阳明学[34],同时提倡回归儒教古典的古学[35]确立起来,但它也是与日本人的精神风貌相适应的儒学思想。这也可以说是日本式儒教的创造。另外,在日本,科举制度最后未被采纳。

进入明治时期,日本受到来自西方科学技术文明的强烈冲击(挑战),现代日本在对它回应的过程中形成了。西方文明的影响涉及从科学技术到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以及法律、经济、军事、教育、医疗、福利以及思想哲学等精神层面。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美国的影响下,日本在从重工业到电子学等广阔的领域内发展了科学技术。地下资源贫乏这一国土条件反而使日本的加工贸易获得成功。这里可以说也经历了传递(导入)、选择、发现和创造的过程。

但是,由于日本过于追求国家利益,忽视了民众的幸福,更发动了那场悲惨的战争,给贵国和亚洲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这一历史也是不能忘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