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
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战争的炮火下和贫困中度过的。1937年“七七事变”,我正读完小学二年级。“七七事变”后不久,江阴县城就遭到日军飞机的轰炸。
我们一个远房亲戚本来在城里开一爿石灰行,战前还建了一个防空洞,但并未顶用,还是在这次轰炸中被炸死了。他的儿子走出防空洞到河边洗手,反而幸免于难。炮声一打响,大家纷纷逃难。
有钱人家逃到上海租界去了,有的逃到苏北泰州等地。我们则是逃到乡村,一年辗转多个村庄,先是贯庄,继而北漍、周庄、华墅。有时夜里住在村里,白天就逃到山上。
一年以后,时局稍为稳定,我们就搬到离城不远的小镇金童桥。但日军不时会下乡来清乡,一听说日本兵来了,我们就赶快逃到另外的村子里躲起来。这样躲躲藏藏一年多,学业也荒废了。这一年只上了几个月的私塾。所谓私垫,实际上是金童桥的一位郎中先生(即乡村医生),他一面给人看病,一面收了几个生徒。他的学生有四五个人,年龄不等,记得有比我年纪小的,也有年纪大一点的,最大的也不过十来岁。因为年龄不等,所以学习的内容也不同。
初入学的学《三字经》,最大的一个读《孟子》,老师让我读《大学》。[24]天天让我们背诵,也不讲解。读了几个月,最后只记得“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5]。至于什么意思,完全不明白。
后来到城里去上小学,要走好几里地。城门有日本兵站岗,经过的中国人必须向他鞠躬,否则他便用枪托打中国人。
正如池田先生所说,抗战期间,由于流离失所,我上小学时就先后换了六所学校。到小学六年级时我们返回江阴县城,在实验小学读书。学校操场隔壁恰是日本宪兵队驻地,我们常常听到无辜的老百姓被拷打时的惨叫声。日本宪兵队常常在夜里出来查户口。我们晚上睡觉的时候,一听到远处犬吠或沉重的脚步声,就知道日本兵又来了,赶快吹熄灯火,屏住气,不敢出声。我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受到了极大的苦难,直到现在,夜里如果做噩梦,还会遇上日本兵,这种苦难留下的印象太深了。
过去我从来没有对日本朋友讲过这些,如果不是您问起我这段经历,我也不会去讲它。因为我认为中日两国的老百姓都受到战争的苦难,当时的日本青年成了战争的炮灰,就像您的哥哥那样。许多日本家庭也是家破人亡。
1980年我第一次访日时,有许多日本友好学者向我道歉,说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苦难。我常对他们说,用不着你们来道歉,你们和我们一样受到极大的苦难。应该由日本政府来道歉,由那些政治家、侵略者来道歉。
其实中国老百姓是很宽容的,只要正视现实,以史为鉴,保证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就达到了和平的目的。我想您也是这样想的。
由于童年经历了战争的苦难,所以我特别珍惜和平。我和您一样,2001年“9·11”恐怖事件使我十分震惊,中东的战争、民族的不和使我心里非常难过。人类为什么要互相残杀?这使人百思不得其解。我们要为世界永久和平而努力。
中日两国是一海相隔的邻国,历史上有许多友好的交往事迹,日本侵华战争仅仅是中日交往历史长河中的一小段。我们要珍惜长久的友谊,正视这一小段不愉快的历史,让中日友谊世世代代延续下去。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地教育下一代,以史为鉴。
教育是培养未来社会的人才。只要我们年青一代懂得和平的意义,懂得人民之间的友好的重要性,世代友好就有了保障。
池田
衷心感谢您第一次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证言。日本曾对贵国施以多少残暴,我们日本人绝不能忘记!正因为有包括顾先生在内的中国人民的难以估量的宽大之心,才存在两国友好之路。怒向战争、愿向和平,这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把人民的心紧密地联结起来,才是实现世界不战与恒久和平的王道。为此,我衷心希望推进对话与交流,并不断地积累和拓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