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节 云豹坦克

【明天恢复正常更新,这三天放了个小假。】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提起战争,更多的人在乎的是那些耀眼夺目的武器,任何一款成功的武器,都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这也很讽刺,人的最高智慧是用来制造屠杀同类的武器的。提起海军,大家都想到军舰,提起空军,大家都想到飞机,提起陆军,大家自然都想到坦克。历史上,德国的黑豹、虎式、虎王、苏联的T-34、美国的谢尔曼,这些集合了人类当时最高水平的工业能力和科技智慧的钢铁战兽,都是每一个军迷津津乐道的陆战杀器。在这里,需要讲述一下北华陆军的坦克。因为在接下来的战争里,北华陆军的坦克也会更新换代,拥有一种类似于美国的谢尔曼、苏联的T-34那样的招牌性主力坦克。虽然这是小说,但北华军也不可能天上掉下来一款新式坦克,否则就丧失了故事的真实性。北华军研制自己的新式坦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写的话,小说就少了几分意思,写的话,弄成VIP就是典型的凑字混金币了,让大家看得解解闷。明天正常更新,再次保证。

【北华军的坦克】

北华的坦克一开始完全是跟德国进行联合研制,双方使用的坦克基本是一模一样的,但在苏联战争时期,双方因为思想理念的不同,因此慢慢地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北华陆军使用的主要坦克为:

1号坦克:这是辽德联合研制出的第一种坦克,是一种非常小的轻型坦克,北华军对此不感兴趣,所以没有进行量产,德国进行了一定的量产;

狼甲坦克/2号坦克(辽二十二年式甲型轻型坦克、东北狼甲型坦克):重15吨,乘员四人,正面装甲厚50毫米,侧面装甲厚30毫米,武器为1门20毫米速射炮、1挺12.7毫米重机枪、1挺7.92毫米MG-34通用机枪,速度较慢但针对步兵的杀伤火力强,是一款步兵支援坦克;

狼乙坦克/3号坦克(辽二十二年式乙型轻型坦克、东北狼乙型坦克):重18吨,乘员四人,正面装甲厚60毫米,侧面装甲厚40毫米,武器为1门37毫米反坦克战防炮、1挺7.92毫米MG-34通用机枪,是一款拥有击毁敌军轻型坦克和简易工事的轻型坦克;

豹甲坦克/4号坦克(辽二十四年式甲型中型坦克、东北豹甲型坦克):绰号“花豹”,重25吨,乘员五人,武器是1门57毫米坦克炮(备弹80发)、2挺7.92毫米MG-34通用机枪(备弹4000发);

豹乙坦克(辽二十七年式乙型中型坦克、东北豹乙型坦克):这是北华独立自主研制出的中型坦克,绰号“雪豹”,坦克重35吨,乘员5人,正面装甲90毫米,侧面装甲60毫米,武器为1门75毫米坦克炮(备弹100发)、2挺7.92毫米MG-34通用机枪(备弹5000发),在苏联战争中表现出色,是一款综合性能很理想且很平衡的中型坦克;

黑豹坦克:这是德国研制出来并与北华共享的一款重型坦克,重45吨,成员5人,武器为1门75毫米坦克炮和2挺7.92毫米MG-34通用机枪;

虎式坦克:这是德国研制出来并与北华共享的一款重型坦克,重57吨,成员5人,武器为1门88毫米坦克炮和2挺7.92毫米MG-34通用机枪;北华军称之为“东北虎甲型坦克”,简称为“虎甲坦克”;

豹丙坦克/云豹坦克(辽三十年式丙型中型坦克、东北豹丙型坦克):这是北华独立自主研制出来的中型坦克,为北华陆军在战争中后期的主力坦克(具体研发过程和具体性能在下面阐述);

豹丁坦克/猎豹坦克:以云豹坦克为基础而衍生出来的坦克歼击车;

虎王坦克:这是德国和北华进行联合研制的一款重型坦克,北华军称之为“东北虎乙型坦克”,简称为“虎乙坦克”。

北华把20吨以下的坦克称之为轻型坦克,把20吨以上、40吨以下的坦克称之为中型坦克,把40吨以上的坦克称之为重型坦克。但是,北华军的装甲师并不以重型坦克为主力,通常都以中型坦克(云豹和雪豹为主)为主力,黑豹、虎甲、虎乙是在其中起“点缀”作用,只有重装甲营才会以重型坦克为主力。北华陆军共10个重装甲营,分属于10个主力装甲师。

【云豹坦克(辽三十年式丙型中型坦克)的诞生】(以下内容由热心读者余保良撰写)

【核心:北华军的云豹坦克可以看成是T-34结合了德国的精密技术和北华坦克设计师们自主创新的思想而产生的最完美的中型坦克,综合性能和战斗力大大超过美国的谢尔曼。】

云豹坦克是北华陆军根据苏联战争的经验,结合了中、德、苏三国对坦克的理解,并集中了当时北华最先进的科技能力而研制出来的新概念坦克,由北华陆军总装备部责成公主岭坦克工厂研制。

在雪豹坦克(豹乙)这款带有试验性质的坦克诞生的那一刻起,北华的坦克设计师们就对下一款坦克进行了预先设计,但是以刘仙洲为首的坦克设计师团队却暂时找不到方向,毕竟豹乙虽不形成优势,但也不落后,并不特别发达的北华坦克研究体系急需来自外界的启发。

对苏联作战胜利后,北华的军工系统对前苏联的武器进行了一次评估。由于德国人对苏联坦克的不屑一顾而拿到了几乎全套苏联坦克体系设备的北华对T-34这款给了北华军极深印象的坦克进行了详细的测设,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苏联那糟糕的粗放型工业狠狠地坑了伟大的坦克设计师科什金的杰作一把!什么意思呢?比如射击精度问题,由于苏联精密工业不过关,T34对450米外的的目标表示很吃力。面对650米外的目标时,苏联的坦克厂厂长表示你能不能别那么认真。白白瞎了T34那一门76mm大炮。而缴获的资料显示,苏联的坦克手们在一些T34行进时甚至需要用锤子敲击才能进行换挡。北华的相关动力专家看了一下。人家科什金针对苏联工业现状设计的变速器是很简陋,但也没到用锤子敲的地步吧!另外,苏联坦克的装甲也是个悲剧,表面硬化不过关,同等规格的比德国的性能低15%左右。北华也只低于德国5%左右,主要是冷轧工艺不过关,同时T34的发动机也不过关每两百公里就得会毛病不断,那500公里的公路行程和274的越野行程完全就白费了。

对于德国坦克,北华的军工专家们并不陌生,毕竟北华的坦克在前期就和德国联合搞起来的,而在10年的合作后,北华与德国的坦克思路出现了分歧,用刘仙洲的得意学生赵飞克的话说:“我们不能总跟着德国人的后面邯郸学步,我们应当立足于自身的需求而设计武器,在这方面,空军的那些家伙已经走在了我们的前面。”豹乙坦克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由于辽德关系友好,北华也在德国的豹式和虎式这种双方第一次出现分歧的坦克各引进了一个营进行了详细观察。刘仙洲总结说:“德国的新坦克确实威力厉害,但是这就是一种匆忙行为的结果。对于我们来说,它们有不少新技术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但它们并不适合我国具体环境。”具体表现为这两款坦克的底盘就不是为它们现在的体重设计的。而且一旦有不忍之事发生,我国南方的河流网布的道路条件就能让它们趴窝,从而使如此巨大的坦克白白失去作战能力。最荒唐的是,德国人居然还在研制一种188吨的超重型鼠式坦克,这简直就是科研资源和工业资源的高额浪费。另外,德国坦克过于精密的设计,例如连螺丝钉都要打上编号的行为让它们的建造时间长得令人乃难以忍受。对于我国这么一个幅员广阔防守任务沉重的国家来说不讨论成本问题,仅生产时间就是一个大难题。说不定我们新研制的一款坦克刚满足我们的部队需求,而这款坦克却已经过时了。虎式坦克这个德国最强坦克的续航能力只能让它在前线移动不超过3小时,而一旦战事焦灼时,这款坦克的作战时间也就在1.5个小时左右,过了这个时间它就得回去加油和检修,否者就会趴窝的危险,这对前线士兵来说无疑是个灾难。

在对德国新式坦克和苏联坦克工业体系进行了详细分析后,北华坦克研制专家们一下子分成了两派,一派以钟皎光为首,希望能研发40吨以上的重型坦克,另一派以赵飞克为首,坚持在30吨这个级别上继续下功夫。这两派为了这个问题而不断争论,总设计师刘仙洲一时间也有些举棋不定,只能让他们吵,就当为下一款坦克做先期的技术讨论了。

对苏战争胜利后的一个月,这天早上,在公主岭坦克工厂召开的坦克发展研讨会上,两派之间又杠上了,因为这次会议将会决定未来的坦克研发方向。作为大师兄的钟皎光首先发言:“从坦克的发展历史来看,坦克的装甲变得越来越厚,火力也变得越来越强。比如,我们当初跟日本人开战时,一二十吨的轻型坦克就绰绰有余了,而我们在跟苏联人开战时,三四十吨的坦克都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坦克的发展方向必然是越来越大、越来越重,我们必须要保持研究目光的先进性,研发40吨以上的坦克也自然是势在必行。”

赵飞克立即反驳:“研发40吨以上的坦克对于我们来说并不现实,我们的豹乙坦克重35吨,这已经是我们研制能力的极限了。如果过于激进,那么极有可能造成失败。我建议继续研发新款的30吨级坦克,并积极新式装甲在和新式弹药品种这两方面下功夫。另外,坦克的三大性能,防御力、火力、机动性,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坦克搞得越来越重、越来越大,机动性就会越来越差。慢如蜗牛的坦克不可能满足未来的战争需求,特别是直升机这一坦克杀手的诞生,更加是要求坦克加大机动性的一个警告。30吨坦克的机动性肯定比40吨要好,40吨比30吨好在哪里?无非就是防护力和火力,那我们完全可以靠新式装甲和新式弹药来弥补30吨在这两方面的不足,同时也保住了30吨的机动性。碎甲弹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嘛!”

钟皎光针锋相对道:“恰恰相反,我认为30吨比起40吨的优势,只是机动性,我们研制40吨,并在发动机功率上狠下功夫,就能把40吨的机动性也给提上去。只要40吨拥有了良好的机动性,那它本身就固有的防护力和火力更能超过30吨。打个比方,40吨是老虎,30吨是豹子,而再强壮的豹子,也不会是老虎的对手。技术风险是必然存在的,但我们目前已经引进了德国黑豹虎式这两款重型坦克以及获得了苏联研制重型坦克的所有资料和人员设备,还有,苏联人在战争末期也开始研制比黑豹虎式更强大的坦克(即历史上的斯大林坦克),所以我们研制重型坦克是可以拥有很多参考的,风险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万事开头难,但别人已经给我们开好头了,因此,研发40吨的技术风险是可以接受的。有一点需要大家注意,德国人把黑豹这款将45吨的坦克分类成中型坦克,如果我们再保守的话,我们势必会落后于德国。还有,40吨坦克无论是火力还是装甲都强于30吨坦克,这对我们的防守作战极其有利,而在伴随步兵进攻时也会有极大的优势。而陆军的迂回攻击,我们的现有坦克也足够使用。”

钟皎光的发言让会议室内议论纷纷,专家们都窃窃私语、热烈讨论。刘仙洲尽管对重型坦克的研发也有异议,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在学术上刚愎自用和固步自封的人,看着全场过半的专家都赞同研发重型坦克,他也暗暗认同了这个想法,准备请示上级研发重型坦克。

实际上,很多北华的坦克专家之所以要研制难度更大的重型坦克,一方面是羡慕德国人的黑豹虎式,一方面也是自尊心被刺激的原因。客观上讲,这些专家们隐隐都有些热血过了头,他们渴望研制出重型坦克,在一小部分的程度上脱离了军队和战争的实际需求,希望能研制比黑豹虎式更强大、更完美的中国重型坦克来好好地争一口气。这些专家都反复研究过黑豹虎式,自然而然在心里悄然地产生了这么一个念头:这么强大的坦克,德国人能研制出来,我们为什么不能?

其实说到底,这些专家们之所以赞同研制重型坦克,不完全是根据军队和战争的实际需求,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刘仙洲转首向参会的军方代表、北华陆军装甲兵总监徐庭瑶中将:“徐将军,您怎么看?您怎么一直不说话?”

徐庭瑶笑了笑:“你们是专家,我是军人,我只会用坦克,可不会研制坦克,你们讨论的时候,我完全就是个外行人,怎么能随便插话来打搅你们呢?当然了,我们要装备什么坦克,一方面取决于我们的专家们能研制出什么坦克,一方面取决于我们的战争究竟需要什么坦克?这件事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他望向坐在会议室角落里一直一言不发的亚历山大·A·,莫洛佐夫,很客气地问道:“莫洛佐夫先生,您怎么看?”

莫洛佐夫是前苏联莫洛佐夫坦克设计局的首席工程师,实际上,此时北华的坦克军工业里有上万名原苏联的技术人员。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北华的“求贤若渴”,一方面是德国政府对苏联技术人员不屑一顾,因此十之八九的原苏联技术人员都被北华捞走了。这些原苏联的技术人员固然有很多人并不愿意给敌国效力,但他们毕竟也要养家糊口,北华左手威逼右手利诱,使得一半以上的原苏联技术人员此时都在为北华工作,当然了,北华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来防止他们叛变或暗中搞破坏,具体办法就跟对待那些日本技术人员一样。北华对这些异国技术人员的核心宗旨是:你干得好,重重有赏,绝不会亏待你,但你要是身在曹营心在汉,那就要遭到最严酷的惩罚,全家一起倒霉。其实,很多向北华投诚的前苏联技术人员是真心诚意的,一来,他们在为苏联政府效力时得到了待遇远没有此时为北华政府效力时这么丰厚,二来,他们以前或多或少都遭到过苏联政府的政治迫害,比如莫洛佐夫坦克设计局的前任局长费尔索夫,就因为设计了一个不怎么理想的变速箱就被清洗处决了,这种政治恐怖是此时很多前苏联技术人员真心投效北华的一个重要原因。

面对徐庭瑶的询问,莫洛托夫用嘲讽的语气回答道:“坦克是进攻性的武器,你们的军队也是一支进攻性的军队,那你们还干嘛花费力气研制防御性的坦克呢?”

听完翻译的翻译后,全场一片寂静。

徐庭瑶感到醍醐灌顶:“是啊!坦克是进攻性武器,闪电战就是坦克进攻性的最强彰显,而想要打闪电战,坦克的机动性才是第一位。如果是重型坦克,即便有成千上万辆,慢吞吞地开动,还怎么打闪电战?况且,我们的军队也不可能退守本土,只会在异国他乡进攻进攻再进攻!30吨坦克的机动性肯定好过40吨,而我们需要的,就是机动性第一、防御力第二、火力第三的坦克,装甲部队的火力不足,可以用炮兵部队和航空兵部队来弥补,但机动性落下来,怎么弥补?我们真是反了本末倒置的错误啊!30吨和40吨,其实就是机动性和防御力、火力的争执。但我们争来争去,却忘了坦克的本质了!”他站起身,望向现场都若有所思的专家们,“诸位,我们的军队不需要一款重金打造的防守性武器,我们需要的是进攻!老实说,在我看来,T-34是一款很优秀的坦克,只是苏联士兵没有真正的用好过它,并且T-34也有很多潜力没有发掘出来。诸位专家,我希望你们在30吨的基础上,吸收中德苏三国坦克的优点,研制出一款最完美的中型坦克!”

这番话为北华军下一款主力坦克的研发确定了方向。因为北华军需要的是进攻能力,不是防守能力,坦克需要高强度机动性,所以选择30吨而不是40吨。

确定坦克的大致吨位后,专家们便有了明确的道理,也有了一起使力的方向。公主岭坦克工厂有不少专门为30吨级坦克设计的底盘,比如豹式、虎式、豹乙、T34坦克。以刘仙洲为首的研究工作组在统筹结合了上述坦克底盘的咯吱优点并结合陆军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发展了一款新的35吨底盘,由于有那么多优秀的底盘作为参考北华自己也有一定的经验,这款新底盘性能自然优秀。采用大直径5对负重轮,在保证强度的条件下进行了中空镂刻以减轻重量。在综合考量后抛弃了之前一直青睐的克里斯蒂悬挂系统而使用德国新技术:扭力杆,并进行本土改造,采用扭力杆的原因主要是加工方便,节省车内空间,型坦克有5个前进档1个倒挡。

发动机是刘仙洲在T34使用的500马力柴油发电机的基础上同从德国邀请来的柴油机专家共同开发的4冲程600马力水冷柴油发动机,刘仙洲对其命名“烈马-600”。得益于北华工业体系从德国以及日本的工业体系继承和发展而来的精密与严谨,保障了它的使用寿命和低故障率,可无故障行驶570公里(时速36千米每小时)。最后该车底盘高38厘米,履带宽42厘米,油箱为550L加270L,对地面压强很小,在雪地沙漠丛林里都能跟T-34、雪豹一样,如履平地、来去如风。

新坦克的装甲上,北华并没有得到德国的最新合金配方。在引进的虎豹坦克之前,东北工业总局就以下令研制自己的合金配方,尤其对虎豹坦克装甲进行了评估后,更加大了研究新合金配方决心。当然少帅也再一次展示了自己“才华”,建议加入稀土元素。自然的,上面一动嘴,下面跑断腿。为了这个新配方,冶金学家靳树梁、胡庶华等人夜以继日的工作,宵衣旰食、呕心沥血,这几位冶金专家多次因为过度劳累而晕倒在实验室里,最终研制出的新型合金比虎式坦克所用合金的性能高出7%左右。从在这以后,北华也积极地将稀土原属应用在电子元件等领域,并陆续取得重大结果。稀土也被定为了战略资源。众所周知,全世界80%的稀土资源都在中国,这是中国的一个巨大的资源优势。

新坦克的前装甲厚度为37度、100毫米厚的倾斜装甲,由两块合金焊接而成,呈现一个V字形以获取更大倾角。也由于此,坦克驾驶员的位置移到了车头中间。侧面装甲为25度70毫米装甲后部装甲为35度55毫米装甲,这项工作由以宾步程为首的一批机械工程师完成。

新坦克的炮塔是吸取了T34坦克经验而开发出来的三人炮塔,最厚处为145毫米,远看上去就像是从一个鸭蛋上截下来的,去掉了上面将近4分之1,保留了蛋尖。还去掉了鸭蛋下面。该炮塔有专门的弹药箱,这是在综合比较前苏联与自己的传统弹药存放方式做出的选择。最让装甲兵们满意的是炮塔里特地装的四个小电风扇了,从而能加大排出坦克内部废气的功率。经过钱令希这个年轻的科学家的计算,这样的炮塔外形是目前已知炮塔外形中防弹外形最好的。

同时,由于钟皎光对自己的方案被否决,心有不甘的他还为这款未定型的坦克设计了一种外挂装甲,就是一个盒子,斜置一半是装甲,另一半空置,所用金属为另一种合金。不但加强了装甲还增加了跳弹率,更是可以防备敌人还没开发的碎甲弹,当然全部挂上外加装甲后机动性下降得厉害,就比苏联KV1强上一点。

在坦克炮的选择上,刘仙洲并没有选择德国的88炮,这对新坦克来说太重了。而75炮又让徐庭瑶等军方代表觉得威力不够强而感到不满意。于是,选来选去,最后还是把目光落在了苏联的85毫米炮上。

因为坦克炮需要苏联的技术,因此徐庭瑶在会议上再一次征询了莫罗佐夫的意见。莫罗佐夫仍然是用嘲讽的口气回答道:“你们干嘛不用滑膛炮呢!”听到他的话,全场哄然大笑。谁也不把这句话当回事。不过会议书记员却是忠实地把这句话记录了下来。

当会议记录交到张学良手里时,张学良看到这句话后一拍脑门,在后世,除了那个把自己的坦克生产线关闭的大英帝国外,有哪一个坦克还坚持线膛炮呢?没有,一个都没!于是他连忙下令:将85毫米线膛炮改为85毫米高压滑膛,并着力研究长杆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兴奋不已的张学良随后又把刘志先连夜招来与其进行深入的交流,将自己的一些“超越时代”但“大而化之”的理念都交给了刘志先,并把口径定在了55倍。虽然张学良的“超前理念”在军事科技应用早就卓有成效,但如此干预科学研究还是头一次。刘志先对此半信半疑,但出于对张学良的信赖和尊重,他还是努力地把这个别出心裁的想法付诸现实。

随后的科研事实再次证明了张学良的“天才能力”。新坦克的85\55坦克炮与其专门为其开发的长杆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以及钨合金长杆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效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新坦克的瞄准器上,北华也走了自己的路。把半机械半电子的瞄准计算器(神射手-3)搬上了坦克,其效果不比德国人的卡尔·蔡司TFZ 9b 瞄准器差,而且在反应速度上比德国人的瞄准器快15%左右,同时,车长还能兼具了联络员的任务,具体方式就是车长直接用喉部送话器吼,免除了无线电的收发报以及把莫尔斯码翻译出来的麻烦。在无线电技术方面,北华其实也是世界一流的。

新坦克有四个潜望镜,两个在车长指挥塔,两个在炮塔前端,副武器为1挺同轴MG42机枪,1挺安装在炮塔上为炮长车长共用高平两用MG-42机枪。北华的坦克驾驶员们已经对自己一边开车一边开枪的任务感到了力不从心。

其中还有一批新坦克被喜欢新技术的陆军改装加上了熊大缜博士研发的坦克用红外夜视仪,并在炮口加装了灭焰器,使得这款新坦克具备极强的夜战能力。

这款新坦克的正式名称是辽三十年式丙型中型坦克,被称为“云豹坦克”。

综合性能如下:

乘员4人;坦克战斗全重:34吨;

炮向前:8.30米;炮向后:7.72米;

坦克长:6.40米;坦克宽:3.00米;坦克高:2.43米;

火线高:1.95米;车底距地:0.37米;

履带宽度:0.42米;履带中心距:2.45米;履带着地长:3.85米;

公路最大时速:57公里;公路最大行程:650公里;

越野最大时速:46公里;野地最大行程:420公里;

燃油储备:550公升(可外挂270公升的副油箱);

涉水深:1.12米;爬坡度:51°;侧倾坡度:27°;

攀爬垂直墙高:0.73米;越壕宽度:2.62米;

最小转向半径:1.30米;

发动机型号:烈马-600(4冲程12V60°水冷柴油发动机);

前进挡/倒退档:5/1;转向装置类型:离合制动;悬挂装置类型:扭力杆;

武器:1门85mm滑膛主炮、1挺7.92轻机枪、1挺7.92高平两用机枪;

弹药基数:主炮弹70发、机枪子弹3500发;

主炮射速:5-6发每分钟;

炮塔驱动方式:电动辅助手动;炮塔旋转范围:360度;

主炮俯仰范围:-4°至+26°;火炮稳定器:水平向无,高低向有。

云豹坦克在初步定型后,生产工时为21000工时,虽然是T34的8000工时的近三倍,但比起德国人的坦克来说,还是非常适合战时紧急生产了。云豹坦克在测试时从公主岭跑到沈阳接受军方的检验,然后又马上自己开了回去,简单检修后就收入了车库,其效果令人满意。

在火力测试中,云豹坦克能在1100米处使用长杆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将虎式坦克前装甲击穿,在1700米处使用钨合金长杆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能将虎式坦克前装甲击穿。而德国的战车则要在1200米处使用高性能穿甲弹才能对云豹坦克造成致命伤害(无外挂装甲状态)。

由于云豹有着中型坦克的体重却有着重型坦克的火力,北华军总装备部和公主岭坦克工厂不知道该怎么定位这一款坦克,最后,这个问题还是交到了张学良的手里,张学良面对这款中国最高科技的成就,并为此付出了轻武器系统几乎和德国完全一样的代价而造出来的坦克,命名为“主战坦克”。

云豹坦克是北华生产最多、最成功的坦克,综合性能和战斗力都超过盟军最广泛使用的谢尔曼,虽然产量不如后者,但质量上的优势足以弥补。

【北华陆空军此时的实力(正规军总兵力520万,陆军400万,海军80万,空军40万)】

【北华陆军(总兵力400万)】

北华陆军此时共103个师,分别是第101-第200师、第87师、第88师、第89师,每个师都是四四编制,每个师3万兵力;除了这103个正规师,北华陆军还包括20个独立重炮旅、陆军航空兵部队、陆军特种部队、陆军宪兵部队、陆军预备役部队、陆军生化兵部队等部队。

【陆军师】103个,总兵力330余万,包括5个重装甲师、5个轻装甲师、10个装甲步兵师、20个机械化步兵师、30个摩托化步兵师、20个常规步兵师、4个山地步兵师、4个沙漠步兵师、5个步骑混成师;每个陆军师下辖4个团,1个师部卫队营、1个炮兵团、3个工兵营、1个装甲营(有的师是重装甲营)、1个辎重运输营、1个后勤军需营、1个侦察营、1个狙击营、1个军械维修营、1个通讯营、3个野战医院;每个师部直属的炮兵团下辖2个常规炮兵营、2个火箭炮营、1个辎重运输营、1个护卫步兵营。北华陆军累计拥有各型坦克20000多辆、装甲车和步兵战车30000多辆、各型汽车30多万辆、各型火炮10多万门;突击步枪、掷弹筒、轻机枪已经普及到班级部队,冲锋枪、重机枪、迫击炮已经普及到排级部队。因此,北华陆军的火力是非常强大的,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

【陆军独立重炮旅】20个,总兵力约为40万。每个重炮旅下辖2个重炮团、2个火箭炮团、1个步兵团、1个运输团,每个旅装备500多门口径超过100毫米的大口径火炮以及火箭炮。

【陆军航空兵部队】10个航空联队,总兵力10万。拥有飞机3000多架、直升机1000多架。

【陆军宪兵部队】100个大队,总兵力10万,35个在陆军,10个在海军里,5个在空军里。

【陆军生化兵部队】研制和使用毒气弹、细菌弹的部队。

【陆军特种部队】1个大队,分为10个中队,总兵力3000余人。

【张学良卫队团】1个团,下辖5个营,总兵力5000余,驻守在沈阳;

【陆军预备役部队】超过500万人;

【陆军重装甲营】共10个,分别属于10个重点主力师;

【武警部队】超过30万人;

【仆从国军队】超过100万人;

【陆军装备】每个北华军普通步兵的装备包括:1顶德式M-35型钢盔、1套野战军服(分为春秋季、夏季、冬季三种)、1双军靴(夏秋季为帆布凉靴,冬季为牛皮短靴,配发绑腿)、1支步枪、1柄刺刀(长55厘米,并带有锯齿和血槽)、超过300发子弹、超过4颗手榴弹、1套铝制饭盒和水壶;排长以上的军官配发德国鲁格08手枪,各级卫队士兵都装备冲锋枪;

步枪:德国98K步枪(口径,原本是5发子弹装,现已改进为10发子弹装,并且可以安装枪榴弹)、AK-40突击步枪(德国的stg-40式突击步枪,30发子弹装,口径);

冲锋枪:德式MP-40冲锋枪(口径9mm,32发)、辽38式冲锋枪(口径,80发);

机枪:德式MG-40/34通用机枪、捷克式轻机枪、马克沁重机枪、高平两用机枪;

步兵火炮:50mm仿日式掷弹筒、80mm中型迫击炮、120mm重型迫击炮、37mm战防炮、57mm反坦克炮、75mm步兵炮、20mm速射机炮、火箭炮;

单兵重武器:“毒刺”无后坐力炮(单兵肩扛式火箭筒)、“铁拳”单兵肩扛式空心炸药反坦克榴弹发射器、“霹雳火”单兵火箭炮(类似于后世解放军的63式单兵火箭炮);

炮兵火炮:75mm轻型榴弹炮、105mm中型榴弹炮、150mm重型榴弹炮、203mm重型榴弹炮、“天火”二十四管127mm火箭炮、少量超大口径的德国铁道炮;

北华陆军的军工业极其发达,生产力极其强大,陆军此时拥有上百座兵工厂和军工科研基地,能够月产各型坦克1500多辆、各型火炮800多门、各型枪械20万支、各型机枪3000多挺、各型子弹10亿多发、各型炮弹3000万发、炸药4万多吨。

【北华空军(总兵力40万)】

北华空军主要由航空兵部队、空降兵部队、防空兵部队这三部分组成。

【航空兵部队】共30个航空联队(每个航空联队辖5个航空大队),包括12个战斗机联队、5个运输机联队、5个轰炸机联队以及8个战略轰炸机联队,总共25000多架飞机,北华空军的飞机工厂此时能月产各型飞机2000多架。北华空军每个航空联队约800架飞机,每个航空大队约150架飞机。

北华空军的主要机种:

Bf-109单引擎高速战斗机、Fw-190单引擎高速战斗机、

B-17/B-17L四引擎重型远程轰炸机、He-111双引擎中型轰炸机、Ju-88双引擎中型轰炸机、

Ju-87单引擎俯冲轰炸机、Ju-52双引擎中型运输机、

蚊式双引擎战斗轰炸机、蚊式单引擎高速战斗机、蚊式单引擎高速侦察机,等。

北华空军的航空兵部队还包括护卫空军基地、空军机场、空军仓库等重要设施的空军步兵部队以及后勤军需部队、辎重运输部队、地勤工作部队等,北华空军航空兵部队共25万兵力。

【北华空军的空降兵部队(共3个旅1个团)】总兵力5万;

第1空降旅(辖:第1伞兵团、第4和第5机降步兵团);

第2空降旅(辖:第2伞兵团、第6和第7机降步兵团);

第3空降旅(辖:第3伞兵团、第8和第9机降步兵团);

第10空中突击团;

【北华空军的防空兵部队(共10个旅)】总兵力10万;

番号为第1至第10防空旅,负责保卫北华本土以及前线重要占领区的空中安全。

【北华军的分布情况】

中国此时的本国领土疆域总面积达到2675万平方公里,大致上可分为四个部分:东亚地区、北亚地区、东南亚部分地区、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及其附属岛屿,另外还控制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一些岛屿,中国此时总人口已经达到5.2亿;其中,北华的领地包括28个省、4个市,省市分别是: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山西、山东、河北、绥远、察哈尔、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蒙古、西藏、海南、台湾、外东北省、贝加尔湖省、乌拉尔山省、北亚东省、北亚西省、北亚中省、马来省、马岛省、兰芳省、苏禄省、天津市、香港市、澳门市、新加坡市,北华总面积2380万平方公里,占全中国90%,北华总人口2.6亿,占全中国50%;除此之外,北华还控制着22个附属国,分别是:以色列、韩国、日本、琉球、伊朗、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尼泊尔、锡金、不丹、斯里兰卡、文莱、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北华陆军的野战部队和海军的陆战部队共有123个师(陆军103个师,海军20个师),陆军的103个师,共分为5个重装甲师、5个轻装甲师、10个装甲步兵师、20个机械化步兵师、30个摩托化步兵师、20个常规步兵师、4个山地步兵师、4个沙漠步兵师、5个步骑混成师。

北华军总司令张学良(上将),副总司令冯庸(上将),

总参谋长徐永昌(上将),副总参谋长蒋百里(中将);

陆军总司令杨宇霆(上将),副总司令于学忠(上将);总参谋长杨杰(上将);

空军总司令冯庸(上将),副总司令黄光锐(上将),总参谋长张惠长(中将);

海军总司令陈绍宽(上将),副总司令沈鸿烈(上将),总参谋长陈策(中将);

北华军总司令部为了防御本土和控制各附属国,撤销北华军在苏联战争期间建立的三个军团、十个集团军、三十个军,军队以“师”为单位地驻扎在辽阔的领土上和各附属国内,同时成立了16个固定军区,分别是:

01、东北军区(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

02、华北军区(山西、山东、河北、绥远、察哈尔、天津);

03、西北军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

04、西藏军区(西藏、藏南三国);

05、新疆军区(新疆);

06、蒙古军区(蒙古);

07、北亚军区(北亚六省、以色列);

08、中亚军区(中亚五国);

09、中东军区(伊朗、波斯湾、迪拜地区);

10、南海军区(海南、台湾、香港、澳门、苏禄省、菲律宾);

11、东海军区(韩国、琉球);

12、中南军区(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

13、南洋军区(马来省、兰芳省、新加坡、文莱、印尼);

14、印度洋军区(马岛省、斯里兰卡、印度洋诸多岛屿);

15、日本军区(日本);

16、夏威夷军区(夏威夷群岛);

【北华陆海军123个师,每个师都下辖4个主力团和1个炮兵团。】

海军陆战师(20个):第201-第220师;

重装甲师(5个):第101、第150、第180、第199、第200师;

轻装甲师(5个):第106、第107、第108、第109、第110师;

装甲步兵师(10个):第111-第120师;

机械化步兵师(20个):第121-第140师;

摩托化步兵师(30个):第141-第149师、第151-第160师、第170-179师、第190师;

常规步兵师(20个):第87、第88、第89师、第181-第189师、第191-第198师;

山地步兵师(4个):第102、第103、第104、第104师;

沙漠步兵师(4个):第161、第162、第163、第164师;

步骑混成师(5个):第165、第166、第167、第168、第169师;

【北华军的123个师里,目前用于本土防御的共50个】;

01、东北军区;第87、第88、第89师;

02、华北军区;第187、第188、第189师;

03、西北军区;第165、第166、第167师;

04、西藏军区;第185师;

05、新疆军区;第161、第162师;

06、蒙古军区;第168、第169师;

07、北亚军区;第181、第182、第183、第184师;

08、中亚军区;第163、第164、第191师;

09、中东军区;第192、第193师;

10、南海军区;第104、第105、第178师;

11、东海军区;第211、第185、第186师;

12、中南军区;第212、第102、第103、第179师;

13、南洋军区;第213、第214、第176师;

14、日本军区;第217、第218、第219、第220、第194、第195、第196、第197、第198师;

15、印度洋军区;第215、第216、第177师;

16、夏威夷军区(夏威夷群岛):第201、第111师。

【罗列出这些数字看似毫无意义,并且对于我来说也是很繁琐的工作,但我认为这有意义的工作,虽然这些部队番号对于看书不怎么在乎细节的读者来说只是数字,但我认为,在书里的世界中,北华军是真实存在的军队,它的部队番号也不能存在重复和错误。虽然是幻想小说,但细节上也要讲究真实和严谨,不能自相矛盾,不能上一章节还说这个师在别的地方,下一章节又说这个师在另一个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