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东北军2之龙战于野 第128节 全球的谋略(2)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认为,德联盟虽然对我国的军事、工业、科技等多方面的建设及发展大有裨益,但对接下来的战争则是弊大于利。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和全球头号工业大国。国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要竭尽全力避免与美国的正面交战。如果我国放弃德国,转而和美国联盟,则战争前景便柳暗花明。但美国在本土没有威胁的情况下是很难与他国签署军事联盟协议的,因此我国现在舍弃德国而去和美国缔结联盟也是缘木求鱼。而最为棘手的是,美国和英法是传统的盟友关系,而德国和英法则关系恶劣,极其容易爆发战争,一旦德国对英法宣战,我国出于维护德联盟的稳定性和对英法作战能得到的国家利益,也必须对英法宣战,但美国届时不会置身事外。因此我国和德国结盟,就很难再同美国保持非战争关系。德国对我国的意义,仅仅是此时的合作朋友,以及对付苏联的盟友。我在此设想,倘若德国与美英法宣战之际,我国迅速与德国断交,并对德国宣战,加入美英法阵营,届时,苏联必然见风使舵,也对德国宣战,德国必败,接下来,我国请求美英法帮助我国消灭日本则希望很大(原因在上面已经分析)。从美国的角度出发,美国在欧洲支援英法去遏制苏联,在东亚扶植日去遏制苏联,是最符合美国的利益的。接下来我国进攻苏联,也能得到美英法的支持,但美英法立刻参战的概率不大,而我国也就彻底失去了德国这个强有力的对苏作战的盟友,我国在战争的前期和期很容易是单独与苏联作战,以我国的力量能否击败苏联,存在很大疑问,虽然有着美英法的支持,但我国即便战胜苏联也必然会付出极其巨大的代价,美英法还能趁机瓜分我国对苏作战的胜利成果。这条道路最终会使得美英法会成为最大的获利者,我国对德和对苏作战都为美英法火取栗,虽然避免了战败的命运和能彻底消灭日本,但也要付出更高的代价,获得的利益也会大打折扣。

简而概之:我国和苏联结盟几乎是得不到实质性的利益,既会与德国交恶,也会与美英法交恶;我国和美英法结盟则需要付出巨大代价才能打败日本和苏联;我国和德国结盟并同美英法搞好关系然后再进攻苏联,最好的结局是获得比较理想的战果,能彻底消灭掉日本,但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最坏的结局则是德要与美英法苏日五国开战,充满不确定性以及很大的风险性;我国和德国结盟并同时对美英法苏开战,不但无法消灭日本,还会让自身陷入极大的危险,甚至最后毫无收获;还有一条道路:国舍弃德国,迫使德国与日本结盟,德日和美英法都有极大的利益矛盾,因此国可以借助美英法的力量消灭日本,但苏联在这场战争期间的态度则充满不确定性,如果苏联与德日结盟,则我国会陷入巨大的危险境地里,会遭到苏日联手的南北两线进攻,如果苏联加入美英法联盟,苏联在欧洲战场可以帮助美英法打击德国,但对我国消灭日本是毫无作用,并且我国也无法收复被苏联霸占的北方领土以及被英法霸占的南方传统附属国。

综合概述:国如果想要借助他国海军去消灭日本,只有舍弃德国转而与美英法结盟;而至于接下来进攻不进攻苏联,则是另一个研究课题了。

抛开诸多复杂诡谲的国际环境不谈,国想要彻底灭亡日本,必须要着手完成两件事。第一件事,占领朝鲜半岛;第二件事,扩建海军。

朝鲜半岛是日之间最重要的战略要地,它既是日本向大陆扩张、侵略国的军事桥头堡和后方转站,同时也是国进攻日本的跳板和基地。拥有朝鲜半岛,我国可以在朝鲜半岛境内修建海空军基地,集结陆军部队,一方面为进攻日本做准备,一方面使得朝鲜半岛成为国抵御日本的屏障,从而保护国本土的绝对安全。得到朝鲜半岛,我国就大大缩短了同日本本土之间的距离,让我国攻击日本本土事半功倍,我国的空军飞机从朝鲜半岛出发后可以迅速抵达日本本土上空,我国陆海军想要登陆日本本土,最短的距离只需要跨过狭窄的朝鲜海峡即可;另外,夺取现在被日本控制的朝鲜海峡,还可以在朝鲜半岛上摧毁日本陆军的主力,使日本本土陷入防御空虚。换而言之,我国可以用朝鲜半岛作为诱饵,诱使日本国内把训练有素的正规军源源不断送到朝鲜半岛与我国交战,从而消灭日本陆军。

占领朝鲜半岛和扩建海军这两个措施是相辅相成的。在准备夺取朝鲜半岛之前,扩建海军就必须要开始了。海军是耗资巨大、周期漫长的军种,因此发展海军的过程既不能操之过急,同时要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我国发展海军的第一步不是建造战列舰、巡洋舰、航空母舰等水面主力舰,而是要大力建造潜艇。

潜艇,是海军各种舰艇里吨位及战斗力很弱小的一种军舰,甚至它都无法跟驱逐舰正面交火,并且它的攻击方式只有偷袭这一种。但潜艇,恰恰是日本这样的岛国的克星。我国可以参考上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对付英国的战略。日德兰大海战后,德国海军挑战英国海军以失败而告终,德国海军那庞大的水面舰队只能蜷缩在本土军港里,一直到战争结束都没有发挥再大的作用,最终迎来了集体自沉的命运。因此,我国现在急于求成地建设大规模的水面舰队,无疑是极其不明智的。日德兰大海战后,德国海军被迫改变了策略,全力建造潜艇部队,对作为岛国的英国展开无限制潜艇战。事实证明,这个策略非常有效,德国的潜艇部队对英国本土经济和英国的国力造成了远比水面舰队更严重的打击。但由于战争很快就结束了,因此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才没有显示出更大的效果和威力。我国既可以吸取德国的教训,也可以学习德国人从实战获得的宝贵经验:不优先建设水面舰队,而是优先建设潜艇部队。这样,我国的潜艇部队就能获得更多的时间,在实战产生更大的战果,我国的策略也能抢占了先机。英国是岛国,是海军大国,日本也是岛国,也是海军大国。德国拿英国没有办法,我国也拿日本没有办法。所以,德国对付英国的无限制潜艇战才是我国对付日本的最佳利器。打败日本,不一定是要把国的国旗飘扬在东京上空,也可以是让整个日本在弹尽粮绝慢慢地困死、饿死。日本和英国都是岛国,甚至日本列岛的自然条件都不如英伦三岛。英国的强大,靠的就是辽阔的海外殖民地给它本土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农业产品和工业原料。日本也是一样的,日本的国家生命线几乎就是它的海上贸易航线。由于日本列岛资源匮乏、土地贫瘠的程度远远超过英国,因此日本对海上贸易航线的依赖性也远远超过英国。我国暂时无法扩建强大的海军消灭日本海军并运输陆军在日本列岛登陆,那我国可以转而另辟蹊径并对症下药,建造大量的潜艇,包围日本列岛,把日本的货船和商船接连不断地送进海底,彻底掐断日本的海上贸易航线,割断日本的血管,让耗尽本土囤积的战略物资却得不到外界提供的日本慢慢地走向衰亡。因此,对日本本土进行无限制潜艇战,是我国摧毁日本的最重要手段。

另一方面,潜艇制造过程远远简单于制造水面舰艇,并且潜艇成本低廉。一艘潜艇的排水量为500吨至800吨,一艘战列舰的排水量为20000吨至40000吨,因此建造一艘战列舰的资金和材料差不多可以建造30至50艘潜艇。从实战效果可以确定,同样的材料用来制造潜艇会比制造水面军舰对日本本土经济的打击程度更大。

其次,建立大规模的潜艇部队不但能在对日本本土作战的过程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还能协助陆空军夺取朝鲜。朝鲜是个半岛,朝鲜和国大陆只隔着鸭绿江,和日本本土之间却隔着朝鲜海峡,我国的军队和物资可以很方面地渡过鸭绿江运入朝鲜境内,而日本的军队和物资则要通过船队穿过朝鲜海峡送入朝鲜境内。一旦我国和日本交战于朝鲜,那我国的潜艇部队可以封锁朝鲜半岛和日本本土之间的海上通道,把从日本本土运送军队和物资去朝鲜的日本船只不停地击沉送入海底,这必然会在客观上对陆空军的攻击起到极大的协助作用。

封锁日本本土是潜艇部队的重要职责,摧毁日本本土则是空军的使命。如果我国夺取了朝鲜半岛,不但可以在朝鲜半岛修建潜艇基地,还可以修建空军基地,使用大规模的轰炸机群连续不断地轰炸日本本土的重工业设备和重大城市。空军的轰炸机群和海军的潜艇部队互相配合,就会非常有效且非常迅速地扼杀日本本土的生命线,同时也摧毁日本的国力根基。在这个战略过程,保持我国潜艇部队和轰炸机部队的数量及质量上的领先也是要点之一

认真阅读完这篇长达五万多字的论后,张学良此时的心里只有用震惊二字来形容了。在恢复平静后,他急忙看这篇论的作者:东北讲武堂参谋学院学员萧浩然。本由”””””,”””””””

“萧浩然”张学良念叨着这个名字,隐隐觉得有点熟悉。他想起来,这个萧浩然是东北讲武堂全面扩建后招收的第一批学员、也就是讲武堂第七期学员里报考成绩以全校第一名入学的那个学员。张学良曾在讲武堂内给新入学的学员们训话,见过这个被选为全校几大学院的几个代表之一的萧浩然。当时张学良感觉这个萧浩然浑身冷冰冰、面无表情、漠然寡言,是那种类似于思考机器、轮椅侦探式的怪人。张学良觉得此人有点古怪,但也没有太多在意。而此时,在看完了他的这篇堪称是惊世骇俗的论后,张学良不得不彻底记住了这个萧浩然。

厉害!太厉害了!真是个难得的人才!张学良暗暗赞叹且震惊不已。即便张学良用后世的目光来评论萧浩然在这篇论里对世界各大列强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以及国际上诡谲多变的风云局势所进行的种种巨细无遗、鞭辟入里的分析,也不得不深感佩服。实际上,此时的世界格局因为张学良的改变以及受到随之产生的“蝴蝶效应”的影响,已经开始逐步地偏离了原先历史上的轨迹,一八事变没有发生,一二八淞沪抗战没有发生,东北军不但没有放弃东北,甚至还赶走了关东军,自然而然,这对东亚的局势乃至全世界的局势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东亚的前景和全世界的前景也会因此而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日本在没有得到东北的情况下会不会发动全面侵华已经很难说了,而德国和日本缔结军事联盟并联合发动二战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了。但正因为如此,张学良也很烦恼,他的“高瞻远瞩、超越时代”的预测目光现在已经彻底不灵了。德结盟了,日本跟谁结盟?苏联呢?美英法呢?世界大战如果爆发,会怎么爆发?会是哪两大阵营之间展开全球性对决?还是同盟国对轴心国吗?世界格局已经面目全非,那国怎么办?选择哪一条道路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对于这些纷乱如麻的问题,张学良焦头烂额、绞尽脑汁。但此时看到萧浩然如此深刻而犀利的详细分析,张学良不得不承认,此人的战略目光当真是敏锐异常,而此人的战略分析能力也是高明至极。萧浩然作为一个三十年代的人,竟然能够把国际局势分析得让拥有二十一世纪思想的张学良感到心服口服,证明此人堪称是天才战略家,并且他还根据他的分析而下达了很多精确而独到的论断,不少地方让张学良这个思想超越当前时代八十多年的人都自叹不如。比如,萧浩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国和德国结盟的长期弊端及潜在危害,让张学良感到了振聋发聩般的震撼。张学良忍不住感叹:江山如画,俊杰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