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节 新的东北王(1)张作霖去世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国内国外,引起了轩然大波。中国南方的老百姓都对此诧异不已:那个纵横北方多年的张大胡子就这样死了?(张作霖在成为东北王之前,曾当过土匪,而北方管土匪叫胡子,因此外界都揶揄他为“张大胡子”,而各方军阀头子们在表面上都客气地称呼张作霖为“雨帅”,因为张作霖字雨亭,但实际上在背后都叫“胡帅”);而东北本地的老百姓大多数对此还是持哀叹惋惜态度的。盖棺而论,张作霖还是一个把老百姓放在心里的地方军阀领袖,盘踞东北多年来也确实大力发展东北的农工商学诸业,做了不少贡献,使得东北民众的生活水平比清末时要好很多,并且张作霖多年来基本没有做过什么卖国苟且之事,颇得东北民心。因此大帅府治丧期间,东北地区的一些大型城镇也都举办了大规模的祭奠活动,奉天、吉林、黑龙江、热河这关外四省的省会和数十个城镇都为张作霖设置了吊祭灵堂。另一方面,张作霖虽然是南方国民政府的对头,但毕竟在名义上是北洋政府的末代元首,同时也没有做过卖国求荣的事情,因此名誉口碑并不坏,国民政府虽然要消灭掉奉系,但并不憎恶张作霖。因此大元帅府正式宣布张作霖过世后,国民政府高层和南方各军阀派系也都表示哀悼。国内外各方写给张作霖的“祭文”共有88篇,首篇是直系军阀的后期继承者吴佩孚写的,其余都是东北地区军政警宪工农商学等政府机构、民间组织或集体或个人或联名送来的,关内地区的各派军阀、民主人士也送来不少,连日本政府和关东军告成也装模作样地送来五篇悼词,日本首相兼外相田中义一还让他的外交顾问佐藤安之助少将给张作霖的灵位送上了一副银质花圈。关东军总司令官村冈长太郎中将、日本陆军参谋次长南次郎中将、日本政府特使林权助等人也纷纷前来表示“真切慰问”。北洋政府巨头、皖系军阀创建者段祺瑞送来的挽联是:“薤露悲凉坏旧雨,云车缥缈黯灵旗。”;直系军阀曹锟送来的挽联是:“开国旧功高千古英雄同涕泪,传家遗泽永一时金石见交情。”;国民革命军总参谋长李济深送来的挽联是:“南海北海风马隔中州方期统一告成把臂共商天下事,外乱内乱春秋别华夏何意大千世界丧心歼我万夫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送来的挽联是:“噩耗惊传,几使山河变色;兴邦多难,应怜风雨同舟”;等。实际上,国民政府高层和南方各军阀派系派代表前来哀悼张作霖,更多的还是为了拉拢奉系,促进国家统一,并意图拉拢奉系在以后能同本派系站在一起,同时阻止奉系全面投入日本人的怀抱。南方国民政府派特使过来吊唁时,也频频露出想单独和张学良谈谈的意图,同时还有不少美英法列强的公使专员前来表示哀悼,日本则派来特使林权助前来吊丧祭奠。各方表面上是来参加张作霖丧事的,其实都醉翁之意不在酒。众人心知肚明,张作霖一死,东北的基业暂时就没有主人了,下一任“东北王”有可能是张学良,也有可能是奉系的某位巨头元老或实力派中坚人物。此时趁早与下一任“东北王”打好关系,必然符合己方的利益。总体上看,国民政府背后站着的是美英西方列强,而奉系背后的靠山则是日本。国民政府想要彻底统一中国,让青天白日旗也飘扬在东北,但日本则素来视东北为本国的殖民地和囊中物,同时也不愿意看到中国完成统一,双方自然是针锋相对,此时的国民政府固然不是日本帝国的对手,但国民政府背后的美英力量则不得不让日本也忌惮三分,双方暗流涌动,捭阖纵横,互相掣肘克制,在这样的情况下,下一任“东北王”站在哪一边就非常重要了。当然,奉系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不管是以张作相为代表的奉系“元老派”,还是以奉军总参谋长杨宇霆为代表的奉系“新秀派”,垂涎觊觎“东北王”宝座的肯定不止一个人,这些奉系的内部不稳定分子同时也频频与外界各方势力互相眉来眼去,这些林林总总,都使得沈阳此时的气氛诡异而复杂。但总体来说,张学良肯定是各方争相拉拢的焦点人物,但张学良偏偏对各界的暗送秋波置若罔闻、视若无睹,除了料理他父亲的丧事外,一直在深居简出,几乎不和外界接触,也不接受任何采访,上门拜访的各方代表也都被婉言拒之门外。这使得各方势力都一头雾水。其实张学良并不是刻意地装出这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而是有苦难言。一方面,他还没有完全了解奉系内部以及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不敢擅自做出什么决定,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做出什么“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错误举措;另一方面,他此时还要对抗鸦片,希望能早日脱胎换骨、摆脱毒瘾;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此时不得不要应付自己身边突然冒出的一堆亲人。帅府正式对外公布张作霖的死讯后,张作霖的七个儿子和六个女儿都赶回来了,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以及她的兄长于凤翥也从原先居住的吉林省怀德县来沈阳赴丧,并且还带来于凤至和张学良生下的一个女儿、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女张闾瑛、长子张闾珣、次子张闾玗、三子张闾琪,张闾瑛已经十二岁,张闾琪则九岁。这让心中有鬼的张学良心惊肉跳,毕竟他可以糊弄其他人,但自己的妻子却是无法敷衍的,要知道,这夫妻之间的闺房蜜语可是外人怎么装也装不出来的,还有这四个从天而降的子女,更让张学良直接措手不及。好在于凤至暂时无暇发现丈夫的异样,她早已经哭成了泪人。于凤至和张学良的婚姻虽是张作霖一手包办的,但两人结婚后,张作霖对这个儿媳妇十分慈祥疼爱,深得于凤至的尊敬爱戴,此时获悉公公突然去世,于凤至自然肝肠寸断、心如刀绞。实际上,于凤至也是一位俏丽佳人,娥眉凤眼、容貌清丽,但张学良根本就不敢面对她。来到帅府后,于凤至一边哭得梨花带雨、泪眼婆娑,一边帮忙打理各种杂事,守在门口迎接各位来宾,并给来访客人发放印有张作霖半身像的像章和佩戴在胸前的白花,以作为出入帅府的凭证。张学良对这个“前任张学良”的妻子虽然心惊胆战,也只得暂时敷衍应付着,好在于凤至伤心悲痛,也没有发现张学良有什么不对劲。张作霖的丧礼由奉系元老、奉天财政厅厅长王树翰以及帅府秘书处长谈国桓、奉天外交秘书主任王家桢全权负责,前后足足操办了一个多月,毕竟有些宾客远在异地他乡,几天内肯定是赶不来的。在这同时,张府还忙着给张大元帅寻找一个风水宝地以修葺陵墓用于日后灵柩下葬。为此,张府重金聘请了几位风水大师,在东北各地寻找“宝穴”。这几个风水大师最后堪舆选中了抚顺城东六十多里外的高丽堂子村南一片向阳的山岗,声称当地“地脉好、风水上乘,宜做大元帅的陵寝”。最后一计算,在那里给张作霖修一座陵墓足足需要耗资1400万大洋。张学良对此很不以为然,他此时的思想毕竟是来自后世,对什么风水学说并不在意,也觉得如此破费修一座坟墓实在是劳民伤财。张学良已决心要以东北为发家地,好好地干一番事业,钱财自然多多益善,现在花一千多万大洋的巨款修一座豪华陵墓,怎么看都是浪费,还不如用在民生军政事业上。毕竟张作霖并不是这个张学良的亲爹,张学良自然不太舍得花钱给一个死人。因此张学良最后一锤定音,把张作霖的陵墓位置定在张作霖的老家奉天省海城县西郊的小洼子村,也算是“落叶归根,从哪来回哪去”了。整个工程原计划要建两年的,也被张学良大大缩水了,最后只花了一百万大洋和大半年的时间,帅府不但招募了大批工匠,还调用了奉军的数个工兵营昼夜作业,紧赶慢赶终于在少帅的期限内修建好了一所规模中等但气势非凡的陵园,称为“元帅林”,整个元帅林工程由东北官方银号总办彭相亭负责督建。在忙这些事的同时,张学良开始准备正式接受张作霖遗留给他的东北江山和军政大权。眼下张作霖的死讯已经正式对外公布,奉系全体震动,除了在前线实在抽不开身的人外,绝大部分奉系的军政高层立刻趋之若鹜地来到沈阳吊丧,一半是奉系的元老任务,一半是奉系的后起新秀。张学良自然要开始正式地结识这些形形色色的奉系实力派人物。而在这之前,张学良已经从张作相那里调来了奉系军政高层官员的资料花名册以及东北军工农商学诸业的统计资料,抓紧时间认真阅读潜心研究,恶补起来。再结合他自己本来就知道的历史知识,好歹把眼下的中国局势给搞得清清楚楚了。
第7节 新的东北王1
书名:《我的东北军2之龙战于野》 作者:飞星骑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