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6年 马克西米连一世当选罗马人国王

1488年 施瓦本同盟成立

1493年 马克西米连一世继承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权

1494年 法国国王查理八世率军入侵意大利

1495年 马克西米连一世推行帝国改革;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组建反法“神圣同盟”;雅克布·富格尔与约翰·图尔措合办贸易公司

1499年 瑞士联盟大败施瓦本同盟,《巴塞尔和约》认可瑞士独立的事实

1505年 路德进入埃尔福特奥古斯丁修道院

1508年 马克西米连一世自行加冕为“当选的罗马人皇帝”

1512年 路德成为维登贝格大学圣经学教授

1515—1517年 《蒙昧者书简》出版

1516年 伊拉斯谟刊印希腊文《新约圣经》校勘本

1517年 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1518年 路德参加海德尔贝格奥古斯丁修士会议;教皇特使卡耶坦在奥格斯堡传讯路德

1519年 马克西米连一世病逝;卡尔五世当选罗马人国王;路德参加莱比锡辩论;茨温利在苏黎世启动宗教改革

1520年 教皇利奥十世颁布《主起诏书》;路德发表《致德意志民族的基督教贵族论改善基督教状况书》、《教会被掳于巴比伦》和《论基督教教徒的自由》三大“宗教改革檄文”,烧毁教皇诏书;胡登投奔济金根;闵采尔开始激进的宗教改革宣传

1521年 教皇开除路德教籍;卡尔五世发布《沃姆斯敕令》;路德隐居瓦特堡;卡尔施塔特在维登贝格发动宗教改革

1521—1525年 卡尔五世与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首次交战

1522年 路德重返维登贝格主持改革;济金根发动骑士暴动;路德翻译的《圣经·新约》首次出版

1523年 苏黎世市政会举行宗教辩论,茨温利获胜;骑士暴动失败

1524年 洗礼派运动兴起;黑森邦国伯爵菲利普一世皈依福音教,首开诸侯宗教改革

1524—1536年 普通人革命

1525年 帕维亚战役,卡尔五世俘虏弗朗索瓦一世,签订《马德里条约》;农民起义军制定《十二条款》,建立上施瓦本联邦;德意志骑士团团长阿尔布雷希特还俗,被波兰国王分封为“在普鲁士的公爵”;米尔豪森起义者成立“永久市政会”;弗兰肯制造“魏因斯贝格血案”;路德发表《反对杀人越货的农民暴徒》声明;路德上书萨克森选侯约翰,建议进行教会视察;路德与波拉的卡塔琳娜结婚;天主教帝国诸侯缔结“德骚同盟”

1526年 盖斯迈尔提出《新的邦国制度》;诸侯军队最终镇压了普通人革命;福音教诸侯组建“托尔郜同盟”;奥地利大公费迪南当选匈牙利和波希米亚国王

1527—1529年 卡尔五世与弗朗索瓦一世再次交战

1527年 卡尔五世的军队攻占并焚掠了罗马;萨克森选侯举行教会视察;奥地利大公费迪南颁布《宫廷国家条例》;第一所宗教改革大学马尔堡大学创办;洗礼派制定《施莱特海姆信纲》

1529年 福音教抗议派和抗议宗诞生;卡尔五世与弗朗索瓦一世签订《康布雷夫人和约》;马尔堡宗教会谈,路德与茨温利决裂;茨温利翻译的瑞士德文本《圣经》出版

1530年 教皇克雷芒七世在波伦纳为卡尔五世举行皇帝加冕;福音教路德派制定《奥格斯堡信纲》;卡尔五世发布《奥格斯堡敕令》

1531年 施马尔卡尔登同盟成立;茨温利阵亡于卡佩尔战争;费迪南一世当选罗马人国王

1532年 卡尔五世与福音教帝国等级签订《纽伦贝格宗教和约》

1534年 施马尔卡尔登同盟帮助乌尔里希公爵夺回被哈布斯堡家族兼并的符滕姆贝格;路德的德译本《圣经·旧约》问世;罗耀拉发表《神操》,创建耶稣会

1534—1535年 明斯特洗礼派创建“锡安王国”

1536—1538年 卡尔五世与弗朗索瓦一世第三次交战

1536年 加尔文著《基督教要义》出版;布林格尔制定第一瑞士信纲

1539年 萨克森选侯约翰·弗里德里希一世成立教会监理会

1540年 黑森邦国伯爵菲利普一世重婚;罗马教皇保罗三世批准耶稣会成立

1541年 加尔文颁布《日内瓦教会章程》

1542—1544年 卡尔五世与弗朗索瓦一世第四次交战

1542年 施马尔卡尔登同盟占领不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尔,驱逐公爵海因里希二世

1543年 彼得·卡尼西乌斯加入耶稣会;卡尔五世占领楚特芬和格尔德恩两邦作为哈布斯堡家族世袭领地;科伦大主教赫尔曼·冯·维德改信福音教

1544年 卡尔五世与弗朗索瓦一世签订《克雷皮和约》;塞巴斯蒂安·明斯特发表《宇宙志》

1545年 特伦托大公会议召开;路德发表《反对由魔鬼创立的罗马教皇统治》

1546年 路德去世;“施马尔卡尔登战争”爆发

1547年 卡尔五世将萨克森选侯职位连同韦廷家族恩斯特支系的大部分世袭领地转授给韦廷家族阿尔伯丁支系的萨克森公爵莫里茨

1548年 卡尔五世颁布《奥格斯堡临时措施》

1549年 加尔文与布林格尔订立《共同纲领》

1551年 天主教帝国等级与福音教帝国等级联合缔结军事联盟,为捍卫“德意志自由”而战

1552年 神圣罗马帝国诸侯同盟与法国国王亨利二世缔结《尚博德条约》,共同反对皇帝和哈布斯堡家族;萨克森选侯莫里茨突袭卡尔五世,费迪南一世与叛乱诸侯签订《帕骚条约》

1553年 莫里茨阵亡;西班牙医生米歇尔·塞维图斯被日内瓦市政当局处死

1555年 费迪南一世代表卡尔五世与帝国等级签署《奥格斯堡宗教和约》

1556年 卡尔五世退位,腓力一世继承西班牙王位,费迪南一世继承神圣罗马帝国皇位

1558年 帝国选侯宣布费迪南一世为“当选的罗马人皇帝”;卡尔五世去世

1559年 加尔文著《基督教要义》最后修订本出版

1559—1574年 《马格德堡世纪》各卷陆续出版

1562年 马克西米连二世当选罗马人国王

1564年 加尔文去世;费迪南一世去世,马克西米连二世继任罗马人皇帝

1565—1609年 尼德兰独立战争

1565年 布林格尔制定第二份瑞士信纲

1569年 格哈德·梅卡特制作的世界地图出版

1576年 马克西米连二世去世,鲁道夫二世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路德教牧师制定《托尔郜书》

1577年 《托尔郜书》经过修订成为《协同信条》

1580年82个路德教邦国和城市的教会代表以及8000余名路德教牧师签字接受《协同书》,信义宗正式成型

1582—1583年 科伦战争

1584年 “日耳曼学者宝库”建立

1588—1607年 天主教枢机主教凯萨尔·巴罗尼主持编撰《教会编年史》

1589年 尤斯图斯·利普西乌斯发表《公民政治学说》

1593—1606年 漫长的土耳其战争

1594—1597年 上奥地利农民发动起义

1596年 内奥地利大公费迪南开始推行重新天主教化政策

1597年 德意志西南部的第一份月报出版

1598年 马克西米连一世继任巴伐利亚公爵

1604年 匈牙利西本彪根侯爵施蒂凡·博奇卡伊发动起义;下奥地利总督马蒂亚斯成为哈布斯堡家族首领

1606年 马蒂亚斯与匈牙利福音教徒签订《维也纳和约》,与土耳其人签订《席特瓦特罗克和约》

1607年 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连一世出兵占领多瑙韦尔特市

1608年 普法尔茨选侯弗里德里希四世用武力驱散雷根斯堡帝国等级会议,“福音教联盟”成立

1609年 鲁道夫二世签署《陛下诏书》;天主教诸侯和城市成立“天主教同盟”;马蒂亚斯当选罗马人国王;第一份周报出版发行

1609—1610年 于利希—克累弗—贝尔格公国继承权之争

1612年 鲁道夫二世去世,马蒂亚斯成为奥地利大公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612—1614年 莱茵“生丁战争”

1613年 勃兰登堡选侯约翰·西吉斯蒙德皈依加尔文教

1614年 普法尔茨—诺伊堡亲王沃尔夫冈·威廉回归天主教并与西班牙结盟

1617年 马蒂亚斯指定内奥地利总督费迪南为波希米亚国王

1618年 “掷出窗外事件”,三十年战争爆发;勃兰登堡选侯约翰·西格蒙德继承了普鲁士公国,勃兰登堡和普鲁士均由霍亨索伦家族统治

1618—1623年 波希米亚—普法尔茨战争

1619年 马蒂亚斯去世,波希米亚邦联选举普法尔茨选侯弗里德里希五世为波希米亚国王;费迪南二世继任罗马人皇帝,与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连一世签订《慕尼黑条约》;普法尔茨选侯弗里德里希五世率领军队进入布拉格,出任波希米亚国王

1620年 福音教同盟与天主教同盟签署《乌尔姆条约》;匈牙利贵族宣布废除费迪南的王位,选举西本彪根侯爵贝特伦·加博尔为新国王;蒂利伯爵约翰·策尔克莱斯在布拉格西边白山附近打败波希米亚起义者;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连一世占领布拉格,波希米亚邦联解体;普法尔茨选侯弗里德里希五世出逃尼德兰

1621年 费迪南二世向普法尔茨选侯弗里德里希五世发布帝国放逐令;福音教同盟解散;费迪南判处21起义领袖死刑,设立奥地利宫廷总理府,宣布哈布斯堡家族所有邦国不可分割

1623年 费迪南二世将普法尔茨选侯职位转封给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连一世,巴伐利亚公国上升为选侯国;马丁·奥皮茨发表《论德意志诗歌》

1623—1629年 丹麦—尼德兰战争

1625年 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率军入侵神圣罗马帝国;英国、荷兰与丹麦签订条约,正式组成反哈布斯堡同盟;波希米亚贵族阿尔布雷希特·冯·瓦伦斯坦招募军队,抗击外敌

1627年 瓦伦斯坦完全掌握了丹麦大陆和帝国北部的局势,自称“大洋和波罗的海海军上将”;费迪南二世颁布国家条例,废除波希米亚等级贵族的世袭特权

1628年 费迪南二世下令放逐梅克伦堡两公爵,剥夺其爵位和领地并将它们转赠给瓦伦斯坦

1629年 费迪南二世颁布《归还敕令》;瓦伦斯坦与丹麦国王签订和约

1630—1635年 瑞典战争

1630年 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率军入侵神圣罗马帝国;费迪南二世解除瓦伦斯坦的军权,并将帝国军队的数量压缩了一半

1631年 黎世留同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缔结《贝尔瓦尔德同盟条约》;蒂利伯爵同帕本海姆伯爵一起攻克马格德堡,怂恿军队大肆掳掠;瑞典军队与萨克森军队联合打败蒂利伯爵,收复梅克伦堡和弗兰肯数个主教区;黎世留与费迪南二世签订《凯拉斯科条约》

1632年 费迪南二世重新起用瓦伦斯坦;蒂利伯爵因重伤不治身亡;瓦伦斯坦率军与瑞典军队在吕岑发生激战,击毙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瑞典国王的未成年女儿克里斯蒂娜继位,阿克斯艾尔·奥克森斯切尔纳担任摄政,并统率瑞典军队继续战斗;奥克森斯切尔纳与弗兰肯、施瓦本和莱茵兰帝国行政区等地的福音教帝国等级结成“海尔布琅同盟”;皇帝军队在内尔德林根战役中重创瑞典军队及其同盟者萨克森—魏玛公爵伯恩哈德,夺回了对于帝国南部的控制权

1634年 瓦伦斯坦发布《比尔森保证书》,费迪南二世宣布瓦伦斯坦犯有叛国罪,解除他的军权,并向他发布了帝国放逐令;瓦伦斯坦在埃格尔被其下属刺杀

1635—1648年 法兰西—瑞典战争

1635年 法国与瑞典签订《维斯马条约》,正式缔结军事同盟,向西班牙宣战;费迪南二世与萨克森选侯缔结《布拉格和约》,接受法国的挑战

1636年 费迪南二世的同名儿子费迪南当选罗马人国王

1637年 费迪南二世去世,费迪南三世继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640年 弗里德里希·威廉继任勃兰登堡选侯

1641年 神圣罗马帝国等级会议决定开启同外国和谈程序

1642年 瑞典军队在布赖滕费尔德战役中获胜,随后又进逼波希米亚

1643年 法国军队在罗克鲁瓦战役中获胜

1644年 威斯特伐伦和会正式开幕;费迪南三世与法国和瑞典的盟友西本彪根的侯爵格奥尔格一世·拉科奇签订和约;萨克森选侯与瑞典缔结停战协定

1646年 法国军队侵入巴伐利亚,马克西米连一世与法国签订了停战协定

1648年 参战各方缔结《威斯特法伦和约》,三十年战争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结束